博伊特勒书院的第一场讲座——跨学科兴趣的发现和保持
10月21日晚上7点,博伊特勒书院的第一次通识教育讲座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摘下了它神秘的面纱,由郑通涛教授主讲的“跨学科兴趣的发现与保持”讲座在生命科学学院5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伟老师主持。
首先,张伟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郑通涛教授,郑通涛教授他早年从厦门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先生。后从澳大利亚国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在国外的18年先后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澳大利亚国防学院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语言、计算机科学及机辅教学等课程,担任过澳大利亚前总理、前外交部长、新任总理陆克文的中文教师,现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国际学院院长。
接下来郑院长开始了自己的讲座。郑院长运用自己丰厚的留学经历和工作经验,表达了自己对于诺贝尔奖看法。他认为很多科学发明的灵感不是来自本学科的,而是源于其他学科的启发。同时,西方的通识教育也一直强调着多读其他学科知识的理念。这也就引出了我们这次讲座的重点-------跨学科兴趣。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如同一条优美的弧线,永远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这也就意味着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学科的磨练。而驱动这种跨环境,跨学科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郑院长指出了学习的两大原则,一个为兴趣,而另一个为频率。任何学科的学习若没有兴趣做为船帆,学习频率作为船桨,都无法驶到成功之路上。而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则取决于学习的频率。
然而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中,任何事物的实行与推进都建立在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上。郑院长介绍到美国在四年前就开始推行“大数据基础下的学习行为分析”的活动,从而指导大学生们在校园中的学习。郑院长呼吁生命科学院建立并推行大数据库,并且倡导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数据库进行共享与交流,让这些似大海中一座座孤岛的学科相连,从而更方便学生跨学科的学习。
之后,郑院长又提到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待大学的交际生活。他认为大学生的交际生活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从而在交际中收获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这种新鲜的兴趣促使着我们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而这种有频率的探索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大脑中海马区的厚度,也就是增强了我们的学习能力。郑院长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断地制造学习的位差,从而保持读书的兴趣打开通向成功的大门。
最后,郑院长亲切地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跨学科学习的各种问题,博伊特勒书院的第一次通识教育在郑院长与同学们的交流声中落下帷幕。
博联文宣部 宣